越来越多的中国患者,正在走进酒精性肝硬化的阴影里

2019-09-17 肝胆相照

「他的整个身体都是黄色的,几乎无法动弹」一名肝病科医生这样回忆道。

「他很难呼吸,吃不了任何东西。」

患者由于多年饮酒,肝脏功能严重受损。胆红素正在他体内积聚,改变着他的肤色。

「我劝了他很久,病人对着我流泪——但他还是没能戒酒。」



中国的肝病模式正在变化



每一个医学生都对这个知识点烂熟于心:

在我国,目前引起肝硬化的病因以病毒性肝炎为主,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为最常见的病因。——《内科学》第八版

然而,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中国的肝病模式正在逐渐发生变化。

随着 1992 年 HBV 免疫扩展计划的建立和推广,我国感染乙型肝炎病毒的人数大幅下降,而患有酒精性肝硬化的人数正在增加。

1.jpg

图片来自:Medicine ( Baltimore )

我国的酒精性肝硬化占全部肝脏疾病的比例正在逐年增加,从 2000 年到 2015 年,我国酒精性肝硬化患病率从 2.27% 增加到 8.74%。2010 年,酒精性肝硬化导致全球 50 万人死亡,占所有肝硬化相关死亡率的 50%。

越来越多的中国患者,正在走进酒精性肝硬化的阴影里——为什么?答案还是离不开「喝酒」。

中国的社会经济形势在过去三十年中经历了快速发展阶段,酒精产量和消费量大幅增加。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的报告,与 1978 年相比, 2006 年酒精产量增加近 21 倍。

经济发展了,卖的酒多了,大家兜里也有钱了,自古以来「何以解忧?唯有杜康」,中国人民的爱酒之情一脉相承。

2.jpg

图片来自:WHO

世界卫生组织(WHO)的全球饮酒数据库显示:中国每年人均酒精消费量在过去的 50 多年间增长了 20 多倍,过量饮酒人口比例提高近 70 倍。

到 2013 年,中国被列为「全球第二大酒精饮用国」。



喝完这杯,还有三杯



今年年初,一张签满了名、郑重其事地按上了红手印的「喝酒免责承诺书」在社交网络上流传,签名的人纷纷表示「自愿参加同学聚会,承诺酒后造成的一切后果自己承担,家属也不得追究责任。」

3.jpg

与西方国家不同,在很多情况下,中国人饮酒是为了提升自己的职业生涯,或者促进彼此之间的关系。一些招聘广告甚至将「良好的饮酒能力」列为必需的品质——也就是所谓的「酒桌文化」

美国作家何伟在《江城》里总结过:


四川人喝酒可不是为了放松休息,它经常是竞赛性质的。通常会用到白酒,一种强烈的、口感恶心的谷物酿的酒。

男人们相互敬酒,一口干掉,而这种饮宴很有发展为恃强凌弱的倾向,参与者们相互刺激,直到某个人喝出病来


这里的「四川」几乎能推及全中国地区。

这一特殊的饮酒文化,或许成了酒精性肝硬化的帮凶

可能有人会问:「战斗民族人家喝得更疯,怎么就说咱们呢?

4.jpg

图片来自:WHO

不错,从世界卫生组织 2010 年发布的《全球人均酒精消费量分布图》来看,中国人均摄入酒精量似乎并不算高,上方那乌泱泱的一大片才是重灾区——这就要说到中国人的另一个饮酒特点:爱喝烈酒

5.jpg

中国人均酒精消费种类比例(来自:WHO)

即便在酒风彪悍、盛产醉鬼的俄罗斯和乌克兰,烈性酒占酒精总消耗量也分别只有 51% 和 48%。在中国,这个比例达到了 69%。

从这个角度看,中国人大概是世界上最爱烈酒的民族——但基因并不允许

新建位图图像.bmp

酒精进入人体后,肝脏「解酒」包括两步:第一步,乙醇脱氢酶(ADH)把乙醇(酒精)变成乙醛。第二步,乙醛脱氢酶(ALDH)把乙醛变为乙酸。

研究表明,近一半中国人缺乏乙醛脱氢酶 2 (ALDH2)——酒精代谢到第二步就停了,留下一堆乙醛,然后就是「脸红上头」。而这一缺陷在其他地区人群很少见。

因此,同样是「喝完这杯,还有三杯」,中国人的酒精肝硬化易感性高,可战斗民族却始终是战斗民族。



道理我都懂,还是戒不掉




研究表明,长期大量饮酒 5 年以上,男性每日摄入乙醇量超过 40g ,女性超过 20g(换算成 50° 白酒,就是男性每日超过 80 ml,女性 40 ml)酒精性肝硬化的风险会明显增加。

与乙型肝炎病毒引起的肝硬化不同,根据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脂肪肝和酒精性肝病学组发布的《酒精性肝病防治指南(2018年更新版)》,至今尚缺乏疗效确切且可被推荐用于酒精性肝炎的治疗药物。

所以,「病了吃药就完事」的如意算盘是打不成的。

那怎么办?最显而易见、最核心、也是最有效的治疗:戒酒,而且是「长期而严格地」戒酒。

戒酒能显著缓解酒精性肝硬化患者身体乏力、食欲不振等症状,降低门脉压力,改善肝纤维化程度。

然而,尽管医生们反复劝患者戒酒,查房时患者嘿嘿一笑说:「已经戒啦!」旁边的家属却怒气冲冲地从床头柜摸出一瓶喝了一大半的二锅头:「医生你别听他的,他天天背着我们偷偷喝酒!」的状况屡见不鲜。

这就是典型的「道理我都懂」——酒精性肝硬化患者中的戒酒率不到 10%。当病情发展到终末期,患者的选择只剩下肝移植

暂且不谈手术可能带来的经济压力,肝硬化晚期的 10 年生存率不到 50 %,持续饮酒的酒精性肝硬化患者的 5 年病死率高达 30%——这一事实带来情感冲击是巨大的。

某搜索引擎肝病吧里,一个个小小的蓝色标题之下,是肝硬化晚期这一事实,带给太多患者家属的悲痛与彷徨。


我的媳妇离开了,肝硬化晚期。

之前她大出血过一次,去 ICU 挺过来了,但全身都是黄的。我小心翼翼地呵护她,以为没事了,没想到媳妇吃了两个饺子,就忽然食道大出血走了。

这几天我都很痛苦,她才 26 啊!那么年轻漂亮。媳妇你走好,我的心里永远给你留着一个位置,希望你到那头能够开心快乐。


退出帖子浏览界面,屏幕背后的眼泪和呼喊被无声吞没,唯一的区别只有那个「肝硬化,我恨死你了」的标题,颜色由蓝变紫。



给阴影带来光



最后,回到文章开头医生的故事。

「有些病人一开始是坐着轮椅来找我的——三个月之后,我已经看到他们在路上干活了,肝功能检查结果也恢复正常。」

「这一切都是因为他们当时选择了戒酒。」

身为医者,我们能做,也是一定要坚持去做的,是全力要求酒精性肝硬化患者戒酒。

此外,还应该注意判断患者是单纯的嗜酒,还是已经发展到了「酒精成瘾」的阶段。


酒精成瘾的患者与一般患者相比,较长时间不喝酒就会产生缺失、烦躁感,严重的患者可能还会出现震颤、癫痫的症状。但如果即时饮酒,患者就会感到满足,上述症状消失。这被称作「戒断症状」


我们应该知道,「酒精成瘾」是可以治疗的,关键在于除了严格要求患者戒酒外,针对患者的「戒断症状」作出处理。

对于患者因为戒酒出现的紧张、焦虑、失眠的情况,可以加用抗焦虑药。

若患者出现抽搐,可肌注安定或利眠宁,但这类药物容易形成依赖,所以只适宜短期应用。

对于兴奋躁动明显的病人,可小剂量给予氯丙嗪或氟哌啶醇肌肉注射或口服治疗。

此外,应用促大脑营养代谢疗法对减轻戒断症状也有较好的效果。

小的时候,妈妈把电话听筒递过来悄悄地嘱咐:「快,你爸在外面应酬,叫他少喝点酒。你爸不听我劝,你说他几句。」

长大了回家,父亲拎着酒杯:「来,咱爷俩喝两杯。」立刻被母亲嗔怪地打断:「上次体检人家都说你的肝结果有问题了!你现在是医生了,快劝劝你爸。」

现在,被病人家属偷偷在走廊拉住,压低音量:「医生你帮我说说他吧,我们家里人天天说,他也不听,拿走他的酒还要发脾气!医生你去批评他,他不敢和医生顶嘴的,不然他这样喝下去不行的呀!」

我们面对的,从来都不仅仅是面前的这个酒精性肝硬化的病人,TA 可能还是一个三岁孩子的母亲,两个年迈老人的儿子,甚至一整个家庭的顶梁柱——每一名患者背后,都是一张情感与责任交错的大网。

越来越多的中国患者,正在走进酒精性肝硬化的阴影里。而你不懈的劝导,能够给他们来「带来光」。

本文转载“丁香园”,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

模板——曹文智-张家口市传染病医院.jpg

微信图片_20171228095125.jpg



电话:01087573022

邮箱:office@igandan.com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西路16号搜宝商务中心3号楼801

肝胆相照

肝胆相照一家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4-2021 吴阶平医学基金会肝病医学部   北京肝胆相照公益金会   
京ICP备15062285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22018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京)-非经营性-2020-0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