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一直用错了抗生素,这6个坑你跳过几个?

2019-04-30 肝胆相照

抗生素在临床中应用得很多,可是有些误区真应该引起大家的重视。

今天我们就来扒一扒以下这几点,看你都用对了吗?


误区一

抗生素耐药=治疗无效

抗生素耐药不等于治疗无效。抗生素的耐药性越来越普遍,临床上的耐药性菌甚至是多重耐药菌越来越多见。抗生素耐药是指抗生素的常用剂量下血药浓度低于细菌的最小有效抑菌浓度(MIC),那么如果根据患者病情具体情况,采取增加用药剂量、联合用药或者抗菌药物在感染部位的组织浓度高等措施,抗感染治疗仍可有效。


治疗无效也不等于抗生素耐药。抗生素抗感染治疗需要一定的时间,治疗是否有效并不以某一症状是否消失为标准。临床上认为:抗感染治疗72小时后患者体温热峰仍高居不下、无下降趋势,白细胞比例无降低,且症状无任何好转时,则界定为治疗无效,需进一步调整用药。而因治疗时间不足、或者抗生素并未覆盖患者感染菌群等原因导致治疗无效时,并不能称之为抗生素耐药。


误区二

只要感冒、发热、咳嗽,就要用抗生素

春天来了,气温骤变,室内室外温差大,大家要谨防感冒缠身。


流行性感冒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发病时除了有打喷嚏、流鼻涕等卡他症状,还会伴有发热、咳嗽、咳痰等。此为病毒感染,必要时需对症应用抗病毒药物,如若使用抗菌药物治疗则是无效的。


那么什么时候需要明确应用抗生素呢?


主要分为预防性抗感染治疗和治疗性抗感染治疗。临床上围术期患者抗菌药物的预防性应用最常见。对已查明病原体的疾病可以根据细菌培养+药敏结果使用敏感的敏感抗菌药物;对还未查明病原体的感染病例,需综合患者血报告、肺部CT等检查结果经验性抗感染治疗。


误区三

病情好转,就不需继续服用抗生素

你身边有没有这样的现象,病人服用依从性最佳的时间就是疾病最重的时间,而当病情一有好转,就立即擅自停药,这样其实是不对的。


应用抗生素,治疗必须足量而且足疗程。擅自停药是造成抗生素耐药的重要隐患。


针对无合并症或既往没有基础性疾病(糖尿病、慢性心肺疾病、肿瘤等)的病人,治疗发热症状时,可在体温恢复正常48-72小时后停用抗生素;但对有合并症或既往有基础疾病或老年患者,则需要适当延长抗感染时间,不可随意停药,否则容易导致细菌产生耐药性,使感染反复发作、迁延不愈,进而发展为慢性感染。


误区四

消炎药=抗生素=抗菌药物


平时只要头疼脑热、感冒发烧,总能听到一种声音:“去吊点消炎药就好了”。有没有错觉,消炎药真像灵丹妙药,包治百病。果真如此吗?


消炎药是指能够消除机体炎症反应的药物,也称抗炎药。包括激素和非甾体类抗炎药两大类。


抗生素是指由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放线菌属)或高等动植物在生活过程中所产生的具有抗病原体或其他活性的一类次级代谢产物,能干扰其他生活细胞发育功能的化学物质。


抗菌药物是指具有杀菌或抑菌活性的药物,分为两类,一类是上面提到的抗生素,如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等;另一类是合成抗菌药,即用化学合成方法制成的抗菌药物,如磺胺类、咪唑类等。


简单来说,抗生素只是抗菌药物中的一类,抗生素就是抗感染的,绝对不能与抗炎或者消炎划等号。


误区五

抗生素用的越贵越好

进口的就比国产的好

抗生素用的越贵越好,进口的就比国产的好


抗生素的选择需根据患者病情、病原菌种类及抗菌药物特点来制定。且抗菌药物种类繁多,剂型也多种多样。临床工作中一般遵从能口服给药就绝不肌注或静脉给药的原则,结合患者病情及病原菌的特点选择合适的剂型和给药途径。


有时候临床中会遇到患者就诊时强烈要求用最贵的抗生素,其实抗生素的抗感染效果跟价格高低和是否进口无直接关系,最主要的一定是抗生素的抗菌谱是否覆盖到所感染的细菌。


误区六

为了不生病,有事没事吃点抗生素

这是很常见的一种抗生素滥用的现象。


长期使用抗菌药会导致细菌产生耐药性,甚至可能产生耐多药的“超级细菌”,久而久之耐药细菌等病原微生物所占的比例会越来越大,等到那时我们面对凶神恶煞的真正元凶时将无药可用。


临床上我们一致认为长期预防性抗感染或漫无目的服用大量抗生素的做法往往对减少感染几率和避免生病是毫无作用的。(肝胆相照-肝胆病在线公共服务平台www.igandan.com)


本文转载医学界感染频道,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

模板——徐龙-南昌市第九人民医院.jpg

微信图片_20171228095125.jpg


电话:01087573022

邮箱:office@igandan.com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西路16号搜宝商务中心3号楼801

肝胆相照

肝胆相照一家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4-2021 吴阶平医学基金会肝病医学部   北京肝胆相照公益金会   
京ICP备15062285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22018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京)-非经营性-2020-0044